昌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年三跨越天津援昌都藏医院搭建十二五十 [复制链接]

1#

津云
  /08/11


  津云新闻讯:不久前,藏族同胞白玛拉珍给天津援藏队发过来一段视频,视频里她在广场上跳着舞,幸福洋溢在脸上。“我现在可以走路啦!感谢你们,天津的专家!”,她隔着屏幕开心的感谢天津援藏专家。


  来自昌都左贡的白玛拉珍是年12月份到天津进行救治的15名大骨节病患者之一,正是天津援藏医疗队的救助让她能够再次和伙伴们围在一起跳起锅庄舞。


  天津第九批援藏医疗队队长宋振强告诉记者:“大骨节病是西藏地方高发病,会造成患者全身关节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对昌都大骨节病患者的救治是天津援藏最实在,最落地的举措。今后,除了把严重的大骨节病患者接到天津进行救治,还要派出专家团队赴昌,在当地进行救治;同时对当地医师进行培训,教会当地医师手术技能,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全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西藏昌都,幅员11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6万,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从最医院看病要走两三天,医院看病更是难上加难。在天津有力支援下,年,医院医院;年挂牌西医院;年获批西藏自治区两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获批省级区医院。四年时间,医院快步跨越了三个台阶。


  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医政医管处处长宋振强作为援医院,挂职医院院长。自此,他与藏区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为西藏昌都卫生健康事业贡献着医疗援藏的“天津方案”。


  “医院作为昌都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但医疗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资源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百姓的医疗需求。”面对这样的一家医院,宋振强坚信,战胜困难就是援藏使命,组织交给的任务就该使命必达。藏医院办公楼里最晚熄灯的是宋振强的办公室;高原上几次肺炎,宋振强的血氧饱和度下降不足到75%,他吸着氧继续工作。宋振强说:“轻伤不下火线,援藏时间短,要一天当两天用,要为藏东人民搭建好民生保障的平台。”


  正是有着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头,医院有序搭建起了“一二五十X”科技强院战略平台顶层构架。宋振强向记者介绍,“一”是年9月11日成功挂牌为西藏藏医医院,使医院在医教研方面有了高水平平台;“二”是发挥藏医药的特点,建设起“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和“慢病管理中心”;“五”是与昌都市11医院建立5个专科联盟,实现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整合了昌都医疗服务体系;“十”是建立了“肝硬化诊疗中心”等10个专病中心,制订“藏医药专病专科建设方案”,全面推进藏医药“专病专科”建设;“X”是与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和7医院建立了心电远程会诊中心等12个医联体、远程会诊中心和协作单位,推动天津在智库支持、医疗服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藏药开发等方面对医院实施深层次帮扶。


  这一系列着眼长远的体系建设,离不开天津医疗援藏队的倾力付出。在宋振强的带领下,藏医院发展出现了质的的飞跃,一年以来,医院开展新技术28种类,远程授课67次,远程会诊次,教学查房次,首次开展的新手术36种类,申报自治区以上课题12项,创历史记录。年,西藏自治区将医院列为“十四五”西藏两个省级区域医学中心之一,国家发改委将投资2亿元支持建设。这也是医院获此殊荣。


  在门诊工作中,宋振强发现昌都基层慢性病诊疗存在巨大短板。“西藏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按照内地近30年的慢性病流行病学经验,以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为代表的慢性病将在社会经济改变的时期出现井喷式增长,将会给西藏的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百姓的安居乐业带来极大的负担和威胁。”作为内分泌代谢领域的专家,宋振强深知慢病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在建立起了西藏第一个慢病管理中心,他坚持每周下到乡村,深入到农牧区,开展“慢病基层行”活动,为基层医生进行慢病诊疗规范化培训,为患者进行义诊,宣传慢病知识,受益农牧民达5万余人。


  在他的影响和努力下,很多基层乡村也逐渐开展起慢病防治管理工作,医院建立起专科联盟,药房逐渐有了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很多农牧民开始对慢性病有所了解,并开始接受治疗。医院医院建立了慢病医联体,形成了覆盖城市的乡村—中心的慢病防治系统。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救治藏族同胞,科普宣传医学知识,不仅促进了西藏各民族团结,更提高了藏区百姓福祉。宋振强虽然已经结束援藏任务返回天津,但他表示,通过医疗技术医院整体技术水平,使得以前很多要到内地诊治的医院进行诊疗,真正造福了昌都百姓,用医疗技术让民族团结之花茁壮成长。(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